110-115(8/16)
得舒服,又有人陪着她,那也算家。可是,几年后,再回到沈清慈的公寓,趟在这张床上,与沈清慈做亲密的事情时,她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。
有一种“终于”的感慨漫上她心间,好像那之前的相遇相处无非是为了拿到这张床的入场券。
湛秋喜欢这里,喜欢被沈清慈布置得冷冷清清,没有生活痕迹却让人贪恋的领域。
亲密的举动全程是一部微型小说。
开篇是引出下文的楔子,或简短但精练到位,或绵长又细心备至,留些线索和提示,勾出几簇渴望继续的火光。
湛秋照顾到她每一处看似寻常冷静,但藏着宝藏的地带,只需要耐心地探索一会,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邀请。
正文为剧情需要而风格各异,讲究起承转合。
篇首或缓或慢,娓娓道来,或开门见山,之后再一步步地扩展,深入,完整交代这篇故事。
湛秋选择了由浅入深的叙事,因为了解沈清慈的阅读喜好,这样更能令她得到最终的满足。否则她会吃不消,书也读不下去了。
“清慈,你是不是还在发烧?”
“……我没有。”
可是很烫,也很极致。
湛秋想,如果不是清慈没退烧,那就是她自己心境不同了。
从前的故事只要吸引人就好,立意,深度,影响通通不谈,她们只讲述当日的剧情,往后如何,一概未知。
那是美的,短暂的,更像是歌颂自由与青春的诗篇。
也是宝贵的回忆。
但是现在她们崇尚真正的爱情故事,独爱长篇,爱正统文学。
写到高潮处要找准关键之处,力求将故事推入更高境界,读故事有无爽感大多源自这处写得是否精彩。
湛秋在讲述故事方面有足够的天赋,她第一次书写时,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没有令她唯一的读者沈清慈不满。
时至今日,虽然她的写作经验不能跟很多前辈相比,但悟性高加上读者黏性较高,技艺已炉火纯青。
她将耳朵贴在沈清慈脸侧,听全了沈清慈给她的所有反馈,哪怕只是轻吟时的兀自停顿,最喜欢的还是失控后抛却一切顾忌的肆意。
像听书听到关键时刻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尾不能烂,不能潦草结束,否则一个故事再精彩也不算好书。
湛秋最后躺下来,紧紧与她相拥,手掌心与她的背上流淌着汗液,尚未平复的呼吸在杂乱中找到了彼此的节奏。
然后她们相拥着,说无关此间的悄悄话,但在其他话题进行时,又会没逻辑性地跳转回来,一起复盘和回味刚才的欢愉。
如此反复,直到将盛夏漫长炎热的下午一点一点杀死。
一同死去的,还有那些困扰她们的人与事,万事万物都在这个时刻里变得微不足道。
不断被放大的,只有她们眼中的彼此。
沈清慈在此时又说了一遍:“我爱你。”
上一次说,是刚才攀登到顶峰时,情绪跟着生理反应往外倾斜,除了搂紧湛秋以外,她想张扬地挥霍一次爱意。
我喜欢你,我爱你这样的话,即便说上一万遍,也不会让人失去自我。
多说何妨。
湛秋大抵是还没听习惯,居然先愣了愣,才不大流畅地回了一句“我也爱你”。
声调还在中间碎了一下,显然是紧张过度。
“怎么回事呢,这么青涩的枫叶吗?”
沈清慈宠溺地笑: